

-
首页
-
产品中心
- PPEC控制器
- ꁦ PPEC-86CA3A(移相全桥)
- ꁦ PPEC-86CA3H(LC串联谐振)
- ꁦ PPEC-86CA3B(LLC谐振变换器)
- ꁦ PPEC-86CA3E(单相逆变/整流)
- ꁦ PPEC-86CA3F(三相逆变/整流)
- ꁦ PPEC-86CA3D(双向有源桥)
- ꁦ PPEC-86CA3C(Buck/Boost)
- 数字电源(PPEC Inside)
- ꁦ 磁铁/超导电源
- ꁦ 微波电源
- ꁦ 直流高压电源
- ꁦ 脉冲电源
- ꁦ 定制电源
- 半实物仿真
- ꁦ EGBox
- ꁦ EGBox Mini
- ꁦ EGBox Nano
- ꁦ PXIBox
- ꁦ CBox
- ꁦ NetBox
- ꀖ EasyGo DeskSim
- ꀖ EasyGo RealTime Block
- ꀖ EasyGo Machine Block
- ꀖ EasyGo FPGACoder Block
-
解决方案
- 可控核聚变&加速器装置电源解决方案
- 可控核聚变解决方案
- 加速器装置电源解决方案
- 国产化核聚变电源控制系统解决方案
- 新能源汽车电源解决方案
- 车载DC/DC转换器解决方案
- 车载逆变器解决方案
- 电力电子教学/科研解决方案
- PPEC+HIL 电力电子设计开发创新实验系统
- RCP+HIL 电力电子实时仿真创新实验系统
- RCP+功率硬件 三相全桥PRCP开发套件实验系统
- RCP+功率硬件 多端口能量路由实时控制仿真系统
- PPEC电力电子教学解决方案
- 电驱系统实时仿真解决方案
- 双电机实时仿真测试解决方案
- 三电机实时仿真测试解决方案
- 六相永磁同步电机实时仿真解决方案
- 信号级电驱控制测试解决方案
- 分布式能源实时仿真解决方案
- 风电机组变流器测试解决方案
- 微网仿真测试系统解决方案
- 光伏逆变器在环测试解决方案
- 储能逆变器在环测试解决方案
- 链式SVG系统实时仿真测试解决方案
-
新闻动态
- ꁨ 公司资讯
- ꁨ 科研支持计划
-
关于我们
-
技术支持


-
首页
-
产品中心
- PPEC控制器
- ꁦ PPEC-86CA3A(移相全桥)
- ꁦ PPEC-86CA3H(LC串联谐振)
- ꁦ PPEC-86CA3B(LLC谐振变换器)
- ꁦ PPEC-86CA3E(单相逆变/整流)
- ꁦ PPEC-86CA3F(三相逆变/整流)
- ꁦ PPEC-86CA3D(双向有源桥)
- ꁦ PPEC-86CA3C(Buck/Boost)
- 数字电源(PPEC Inside)
- ꁦ 磁铁/超导电源
- ꁦ 微波电源
- ꁦ 直流高压电源
- ꁦ 脉冲电源
- ꁦ 定制电源
- 半实物仿真
- ꁦ EGBox
- ꁦ EGBox Mini
- ꁦ EGBox Nano
- ꁦ PXIBox
- ꁦ CBox
- ꁦ NetBox
- ꀖ EasyGo DeskSim
- ꀖ EasyGo RealTime Block
- ꀖ EasyGo Machine Block
- ꀖ EasyGo FPGACoder Block
-
解决方案
- 可控核聚变&加速器装置电源解决方案
- 可控核聚变解决方案
- 加速器装置电源解决方案
- 国产化核聚变电源控制系统解决方案
- 新能源汽车电源解决方案
- 车载DC/DC转换器解决方案
- 车载逆变器解决方案
- 电力电子教学/科研解决方案
- PPEC+HIL 电力电子设计开发创新实验系统
- RCP+HIL 电力电子实时仿真创新实验系统
- RCP+功率硬件 三相全桥PRCP开发套件实验系统
- RCP+功率硬件 多端口能量路由实时控制仿真系统
- PPEC电力电子教学解决方案
- 电驱系统实时仿真解决方案
- 双电机实时仿真测试解决方案
- 三电机实时仿真测试解决方案
- 六相永磁同步电机实时仿真解决方案
- 信号级电驱控制测试解决方案
- 分布式能源实时仿真解决方案
- 风电机组变流器测试解决方案
- 微网仿真测试系统解决方案
- 光伏逆变器在环测试解决方案
- 储能逆变器在环测试解决方案
- 链式SVG系统实时仿真测试解决方案
-
新闻动态
- ꁨ 公司资讯
- ꁨ 科研支持计划
-
关于我们
-
技术支持
全球首次!民营企业核聚变装置实验取得重大突破
近期,新奥 “玄龙 - 50U” 球形环氢硼聚变装置实验取得重大突破,成功实现了高温高密度、百万安培(兆安)等离子体电流。这是目前国际上首次实现百万安培氢硼等离子体放电,标志着新奥在球形环氢硼聚变研究领域成功跃升至高参数运行区间,同时也意味着新奥 “玄龙 - 50U” 装置成功跻身国际球形环先进行列,迈出了氢硼聚变商用化的重要一步。
托卡马克装置的一个核心机制是利用等离子体电流来实现等离子体约束,因此电流越大,装置整体性能就越高,达到兆安级电流的传统托卡马克装置基本已处在世界前列水平。在球形环领域,目前全球只有英国的 MAST-U、美国 NSTX-U 和新奥的 “玄龙 - 50U” 三个球形环装置实现了这一目标。
“玄龙 - 50U” 由民营企业新奥集团自主设计建造,它是在中国首座中等规模球形托卡马克聚变实验装置“玄龙 - 50”的基础上升级而来,并于 2024 年 1 月 24 日成功实现首次等离子体放电。2024 年 8 月,“玄龙 - 50U”开展的 500 千安培等离子体大电流实验取得成功,达到了装置设计的关键性能指标。2025 年,“玄龙 - 50U” 聚焦于高参数氢硼等离子体放电研究。
“玄龙 - 50U” 兆安电流实验成功攻克了电流产生和维持过程中的关键技术难题,使等离子体电流达到了 1 兆安,温度也达到了 4000 万度。这是全球首次实现兆安级氢硼等离子体放电。
实验采用了高浓度氢硼燃料,成功解决了球形环等离子体电流高效产生的技术难题,验证了高参数氢硼等离子体的可实现性,推动了氢硼等离子体运行模式的发展,为磁约束聚变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森木磊石研制的 PPEC inside 高压电源系统,基于 PPEC 电源控制芯片开发,支持 0~120kV 宽范围电压调节,最高可提供 120kV、6MW 稳定可靠的高压电能,助力我国核聚变技术研究。
专家表示,“玄龙 - 50U” 不仅达到了兆安级别,而且实现了高温度、高参数的等离子体,验证了氢硼等离子体能够达到高参数,为后续的磁约束氢硼聚变实验奠定了良好的开端。此次突破的另一个贡献在于为未来球形环和托卡马克聚变堆实验计划所面临的共性难题提供了支持。
此外,“玄龙 - 50U” 的非感应电流启动和高效电流驱动的运行模式,也为球形环和托卡马克反应堆的稳态运行提供了一种可能的解决方案。
与国内其他商业核聚变公司选择氘氚作为聚变燃料不同,新奥选择了氢硼聚变技术路线。新奥聚变研发团队表示,下一步,该团队将继续基于 “玄龙 - 50U” 装置,冲击更高的氢硼等离子体参数,开展氢硼聚变反应实验,为研制下一代氢硼热核聚变实验装置“和龙 - 2”奠定基础。
免责申请:本文部分内容及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